來源:餐飲老板內參 余從
“本來以為是小概率事件,沒想到是全國統一的騙術!”
“我真的服了!”
9月末、10月初,就國慶前后十幾天的時間里,湖南婁底的餐飲人佳佳遇到了4個“吃壞肚子的顧客”。
“他們在網上找到我們門店工作人員的微信,加過來,然后說自己近期來我們家吃,吃完后回去肚子不舒服,說我們家食材不新鮮。”
接著,對方發來一張餐飲門店的5星好評截圖。
“好評圖片發過來,說明在我們家吃的。然后他們就說,肚子不舒服開了藥,要我們商家這邊賠付藥費。”藥店的圖片,幾種藥合起來的圖片,還有支付寶收款碼圖片也一并發到佳佳手機上。
佳佳按照對面的要求,把醫藥費轉入指定支付寶賬戶后,對方步步緊逼,又問道:“餐費不能退嗎?”
在佳佳委婉拒絕后,對方緊接著給出一個方案“大家各退一步吧,您這邊把我們餐費報50就行,咱們有了微信下次光顧提前給您發微信,退了您截個圖謝謝。”
第一次食安索賠事件發生后,佳佳沒想太多,以為事件就這樣告一段落。沒想到,這只是個開始。
賠償4次后,有些惱火的佳佳翻看聊天記錄,發現找上門理賠的人在表述上有這些共同點:
1、語言結構——先說在我們家吃壞東西,肚子不舒服,最后‘我真的服了’,退款也不是一口氣要到頭,先讓退餐費或者藥費,成功后再要下一個
2、圖片信息——藥的圖片,門店好評圖片
3、退款方式——表示點了外賣的顧客不接受外賣平臺直接退款操作,讓商家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轉賬。

◎相同的話術
她認為,這是一群有預謀、有套路的人做的。
幾天前,成都烤肉店老板老徐在內參課程群中說,自己餐廳近期遇到好幾起餐飲詐騙事件,套路如何如何,描述越看越熟悉,和她經歷的大同小異。并且有多位來自不同地區的餐飲老板表示,自己今年在不同時間也密集遇到過。
她震驚地發現,這個自己以為是小概率的事件,居然是個全國統一的騙術!
不能一直這樣下去
老板們想了這些方法
來自合肥、一個月內被這樣“敲詐”過十多次的餐飲人倪總也表示,“出了食安相關的事情,剛開始沒想到會是別人故意干的。然后就看到了人的多樣性,有的人真的生要。”

◎其他餐飲人也有過被“生要”的經歷
就在撰稿的這兩天,佳佳遇到了第五個“吃壞肚子的人”。
這回,她沒轉錢。
和之前的處理方法一樣,她先誠懇道歉,詢問對方身體現在是不是有好一點,表示關切。緊接著表示,這個事情品牌非常重視,自己想要親自上門道歉。“對方如果真的哪里不舒服,我覺得我買個果籃,去人家那里看望也是可以的。”
但在佳佳提出上門看望后,第五個“吃壞肚子的人”再也沒有回復消息了。

◎給對方微信轉賬,顯示賬號異常
通過上門這個方法,佳佳這邊這場以食安為話題的騙局算是有個比較好的結尾。其他幾位遇到相似事件的餐飲老板,也在多次轉錢后找到了自己的解決辦法。
倪總也告訴內參君了一個秘訣,其實餐飲人完全可以“硬氣一些”。“我知道我們家的衛生情況、食材的質量什么都是每天進行檢查,完全沒有問題的,建議各位老板也能硬氣一些……”
倪總告訴內參君,關于食安投訴問題,整體的流程如下: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