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能源署(IEA)表示,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,以及世界轉向更清潔的能源,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,這削弱了繼續維持該領域投資增長的理由。
在周二發布的年度《世界能源展望》報告中,國際能源署表示,根據其基于各國政府當前政策的設想,石油、天然氣和煤炭需求將在本十年見頂,這是首次出現這種情況。
國際能源署(IEA)署長法提赫·比羅爾(Fatih Birol)表示:“向清潔能源的過渡正在全球范圍內發生,而且勢不可擋。這不是‘是否’的問題,而是‘多快’的問題,而且越快對我們所有人都越好。”
“政府、企業和投資者需要支持而不是阻礙清潔能源轉型。”
不過,國際能源署也表示,就目前情況來看,對化石燃料的需求仍將過高,無法實現《巴黎協定》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1.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。
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:“在經歷了一年破紀錄的高溫之后,這不僅有加劇氣候影響的風險,而且還會破壞能源系統的安全性,該系統是為一個更涼爽、極端天氣事件更少的世界而建立的。”
國際能源署預計,到2030年,全球道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,并指出,主要市場支持清潔能源的政策將拖累未來的化石燃料需求。
例如,國際能源署目前預計,到2030年,美國新登記的汽車中有50%將是電動汽車,高于其兩年前預測的12%,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國的《通脹削減法案》。
國際能源署表示,有序過渡的關鍵是擴大對清潔能源系統各個方面的投資,而不是對化石燃料的投資。
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稱:“化石燃料增長時代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化石燃料投資的結束,但它削弱了任何增加支出的理由。”
來源:新浪財經 環球市場播報
|